最大滿月出現在8月31日9時36分,此時地月距離357,341公里,月球視直徑為33'25.7"。由於地月距離在36萬公里之內,符合一般對於「超級月亮」之定義外,本次滿月更是繼8月2日超級月亮之後,同一個月份中出現的第二次滿月,也就是所謂的「藍月」。在西方諺語中「Once in a blue moon」指非常罕見的事物,但其實藍月並不特別罕見,由於月球朔望周期為29.53天,雖然大多數的月份中都不會出現2次滿月,但平均每2到3年就會發生一次藍月事件,也並不是特別罕有。不過若是考量到藍月發生同時又是超級月亮的「超級藍月」事件,從1951年至2050年的百年間僅出現過4次,分別在1996年7月1日和30日、2010年1月1日和30日、這次的2023年8月2日和31日,以及2029年3月1日和30日才有出現,也算稱得上是百年難得的事件了。
圖說:2023年7月3日滿月當天拍攝的月球表面。
以臺北天文館位置預報,8月31日當天月球升起時刻為18時39分,方位角101度,接著在9月1日0時32分過中天,在正南方仰角56度位置,而月球西沉為6時32分方位角263度。若在月球初升或是即將西沉時觀察,會因為月球接近地面景物而產生錯覺,彷彿月球變得非常大,運用長鏡頭拍攝地景和月球將會出現非常奇特的效果!若要規劃這類拍攝,一定要掌握該日的月升月落方位角,相關資料可以參考本館出版品天文年鑑。
當太陽、地球與月球連成一直線時就是所謂的滿月,雖然滿月看似相同的一輪明月,但其實由於觀測緯度與月球天平動(Libration)的影響,月面會有看似擺盪的情形,使得每一次滿月時月面呈現的範圍略有不同,仔細比較不同次滿月的影像中應可在月球邊緣發現其差異,相當有趣!(編輯/謝翔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