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2024/06/21 夏至 ★

今年夏至發生在6月21日4時51分,此時太陽沿著黃道行至最北點,也就是赤經6時、黃經90°之處,陽光直射地球北回歸線,因此是北半球各地全年中白晝最長、夜晚最短的一天。若往高緯度移動,白晝則會越長,在北極圈區內,即北緯66.5度至90度間,形成「日不落」,即為所謂的永晝,而位於南極圈內的地區則呈現永夜現象。


在一天之中影子最短的瞬間,稱為正午,也是太陽位置最高的時候,當夏至正午時分站在北回歸線上看太陽,太陽就位在正頭頂,從而發生「立竿無影」的現象!而位於其他方,夏至正午時影子則會是全年最短,大家可以在夏至正午時分測試一下所在地的太陽影子最短到什麼程度。


臺灣的北回歸線標誌共設有3處,分別是嘉義水上鄉、花蓮瑞穗鄉和豐濱鄉,其中嘉義水上鄉標誌設立於1908年,同時也是全球首座在北回歸線上設置的標誌物,其旁設有「北回歸線太陽館」。而花蓮瑞穗舞鶴台地立有白色日晷造型的北回歸線標誌,公園內設有許多跟天象、氣候、節氣、地球科學等相關的解說牌示。但由於地球自轉軸傾角變動致使北極點漂移以及天球歲差等效應,因此北回歸線會緩慢移動喔。


/001/Upload/439/relpic/56698/9192112/c639f253-042b-49c0-807f-536b622b8b81.jpg圖說:夏至、秋分、冬至之日出行跡。


此外,2024年夏至時刻為6月21日4時51分,是自1796年之後,228年來最早的一次!夏至的時刻則在規律中有著複雜的變化。由於太陽每隔大約365.2416日會通過夏至點,比平年的365天略多一些,因此夏至時刻每年都會延後約6小時,但閏年時因為多出2月29日,所以反而會比前一年提早約18小時,今年2024年即為閏年,再加上其他複雜的曆法修正規則,使今年出現了兩百多年來的最早夏至。此外「歲差」這種週期約2萬6,000年的地球自轉軸指向旋轉效應,則使夏至點長期逐年西移,夏至時刻也越來越早。(編輯/趙瑞青)


1651年至2150年夏至時刻變化圖

圖說:受天體運行與曆法規則影響,夏至時刻每年都會延後約6小時,每4年一遇的閏年時又會提前18小時。而圖中較大落差出現在曆法「逢百不閏」的年份,例如1800年、1900年等。整體而言,夏至時刻有越來越早的趨勢。2024年的夏至為過去228年最早的夏至。下次要遇到更早的夏至,將是4年後的202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