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伯太空望遠鏡的最大優勢之一是它能夠讓天文學家看到新恆星誕生區域的細節,韋伯中紅外成像-光譜儀(MIRI)拍攝的最新影像展示了小麥哲倫星系中最亮、最大的恆星形成區域NGC 346。小麥哲倫星系是銀河系的衛星星系,位於杜鵑座,肉眼可見。小麥哲倫星系比銀河系更原始,因為與銀河系相比,它擁有更少的重元素,而重元素是透過恆星核融合和超新星爆炸所形成。由於宇宙塵埃是由矽和氧等重元素形成的,因此科學家預期在小麥哲倫星系中不會有大量的塵埃。然而,新的MIRI影像及之前韋伯近紅外線相機在1月發布的NGC 346影像,都顯示該區域存在大量塵埃。
在MIRI影像中,藍色卷鬚追蹤著來自塵埃矽酸鹽和稱為多環芳香烴(PAHs)的煙灰化學分子等物質的發射。被該區域中心最亮、質量最大的恆星所加熱的溫暖塵埃發出更瀰散的紅色發射光。中心左側的弧可能是來自弧中心附近恆星的光的反射(左下角和右上角的恆星也出現類似較暗的弧線)。最後,亮斑和細絲標誌著具有大量原恆星的區域。研究小組在尋找最紅的恆星時,發現了1,001個精確光源,其中大多數是仍嵌在佈滿灰塵繭中的年輕的恆星。
圖說:韋伯太空望遠鏡中紅外成像-光譜儀所拍攝恆星形成區域NGC 346。圖片來源:NASA、ESA、CSA、STScI、N. Habel (JPL)。影像處理:P. Kavanagh (Maynooth University)
透過結合韋伯望遠鏡的近紅外線和中紅外線的數據,天文學家得以對這個動態區域內的恆星和原恆星進行更全面的普查,這些結果將有助於我們理解數十億年前的星系,那是宇宙被稱為「宇宙正午」(cosmic noon)的時代,恆星形成處於高峰期,重元素濃度較低,就如同在小麥哲倫星系中所看到的那般。(編譯/趙瑞青)
資料來源:NA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