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日冕巨量噴發預計於7月18日撞擊地球

  • 上版日期:112-07-18

兩次日冕巨量噴發(corona mass ejection,CME)已結合成一個巨大的磁化等離子體雲,預計將於7月18日襲擊地球,並可能引發強烈的磁暴。由多次太陽風暴產生的日冕巨量噴發目前正與地球相撞,當其撞擊地球時可能會引發一場規模相當大的磁暴。


/001/Upload/439/relpic/56694/9015647/a600081c-b65e-49c6-af23-1891bf4e3524.jpg圖說:7月15日太陽發射日冕巨量噴發。日冕巨量噴發隨後吞噬了7月14日早些時候發射的另一個日冕巨量噴發,該日冕巨量噴發現在正直奔地球。圖片來源:NASA/Solar Dynamics Observatory


日冕巨量噴發是大型、快速移動的磁化等離子體和太陽輻射,偶爾會與太陽閃焰一起被拋入太空,當位於太陽黑子附近的馬蹄形等離子體環突然斷裂時,就會在太陽表面引發強大的爆炸。若日冕巨量噴發撞擊地球時,就可能會引起磁暴(地球磁場的擾動),從而引發部分無線電中斷,並在比正常情況下距離地球磁極更遠之處產生絢麗的極光。當最初的日冕巨量噴發之後出現第二個速度更快的日冕巨量噴發時,就會產生同類相食的日冕巨量噴發。而當第二個日冕巨量噴發追上第一個時,就會將其吞噬,形成單一、巨大的等離子體波。


/001/Upload/439/relpic/56694/9015647/41282b20-21fc-4ec2-a164-921e3a52e0b0.gif圖說:電腦模擬吞沒式的日冕巨量噴發是如何由兩次連續的太陽閃焰形成的。圖片來源:NASA/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 Conceptual Image Lab/Walt Feimer


太陽黑子AR3370是一個含有異常低溫的等離子體,與太陽熾熱表面的其他部分相比看起來像一個暗波。根據Spaceweather.com網站報導,7月14日太陽在噴射日冕巨量噴發的同時,還發射了一次暗噴發。7月15日第二個更快的日冕巨量噴發從更大的太陽黑子AR3363噴射。美國國家海洋及大氣總署(NOAA)太空天氣預報中心的模擬顯示,第二場風暴將追上並吞沒第一場日冕巨量噴發,很有可能在7月18日襲擊地球。


這兩次日冕巨量噴發均來自C級太陽閃焰,屬於太陽爆發強度的中級。由於本身太弱,不足以引發嚴重的磁暴。但當它們的大小和速度加在一起,則很可能引發G1或G2級擾動,這是磁暴的兩個最高級別。像這樣吞沒上一場日冕巨量噴發的現象很少見,因為需要連續的日冕巨量噴發完全對準並以特定速度移動,但最近幾年卻出現了好幾次,如2021年11月,當時像這樣的日冕巨量噴發撞擊地球,引發了當前太陽週期的首批磁暴之一;2022年,又有兩次類似的狀況發生,分別在3月及8月,好險的是兩次都只引發了輕微的G3級風暴。在太陽活動極大期期間,吞沒式的日冕巨量噴發將變得更有可能發生,在此期間,隨著太陽磁場變得越來越不穩定,太陽黑子和太陽閃焰的數量急劇增加。


科學家最初預測下一個太陽活動極大期將於2025年來到,與過去的太陽週期相比會來的較弱。但也有其他報導宣稱,太陽爆發峰值可能會比之前預期的更早到來,並且威力更大。而這些奇怪的太陽現象,如吞沒式的日冕巨量噴發則進一步表明太陽活動極大期正在快速逼近。今年,地球已遭受5次G1或G2磁暴襲擊,其中包括6年多來最強大的磁暴,這些風暴使地球的增溫層過熱,達到 20多年來的最高溫度。隨著太陽極大期的接近,太陽黑子的數量也在增加,6 月就已達到近21年來的最高數量。(編譯/趙瑞青)


資料來源:SP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