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Solar System Research(MPS)的研究團隊利用美國氣象衛星GOES的觀測數據,為解開秘密的太陽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我們的恆星如何發射太陽風粒子飛向太空?這些數據提供了獨特的視角觀察太陽的日冕,也是至今讓研究人員難以調查的關鍵區域。該團隊這回首次捕捉到細長網狀結構的動態電漿網絡。加上來自其他太空探測器的數據和電腦計算的模擬,出現一幅清晰的影像:在細長的日冕結構網交互作用之下,磁能釋放粒子射向太空。
自1974年以來,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的地球同步運行環境衛星(GOES)長期在大約36,000 公里的高度圍繞地球運行,並不斷回傳與地球相關的數據,例如天氣和風暴預報。這些年以來,也擴充了更多的衛星。 現有三個新衛星加入,其身上配備了以紫外線觀測太陽日冕的儀器,用於太空天氣的預報。
2018年8月和9月期間展開了一項探索性的研究計畫,對正在發生的日冕進行觀測。一個多月以來,GOES 的太陽紫外線成像儀(SUVI)不僅像往常一樣正面觀測太陽,而且還拍攝了側面的影像,也包含了太陽動力學天文台(Solar Dynamics Observatory, SDO)與太陽和日磁層探測衛星 (Solar and Heliospheric Observatory, SOHO)的觀測資料,以獲得不同視角所組合出來的日冕影像。
太陽風是我們恆星顯著的特徵之一。太陽向太空拋出的帶電粒子流可一路傳到太陽系的邊緣,表示了太陽風影響的範圍。根據速度,可分為快速和慢速太陽風。快速太陽風每秒可超過500公里,源頭來自於日冕洞的內部,這些區域在紫外線的波段顯得暗淡。不過,慢速太陽風的來源區域不太確定。但即使是緩慢的太陽風粒子,也能有每秒300到500公里的超音速。
在GOES的觀測數據中,位於赤道附近有個區域引起了研究人員的興趣:兩個日冕洞,太陽風從強磁場的區域順勢離開太陽。這個交互作用的環境被認為是慢速太陽風的可能起點。在該位置的上方,GOES數據顯示日冕中段區域,其細長電漿體結構的方向。研究團隊將這種現象稱為日冕網coronal web,並首次直接目睹網狀結構正不斷地運動:動態的交互作用和重組。
研究人員早就知道外側日冕的太陽電漿也有類似的結構。25年來,SOHO探測器上的日冕儀LASCO長期提供該區域的可見光圖像。科學家們將外側日冕中的噴射狀氣流解釋為慢速太陽風的結構,從那裡進到太空。這回令人印象深刻的新研究成果表示,這種結構在日冕中段處也很活躍。
為了能更深入地瞭解這一現象,研究人員還分析了來自其他探測器的觀測數據:NASA的太陽動力學天文台,和2006年以來在地球繞太陽軌道運行的STEREO-A探測器(從側面觀測太陽),再結合現在電腦資料計算,研究人員使用超級電腦,為日冕這其中難以捉摸的磁場構建逼真的3D模型。在這項研究中,該團隊使用高等磁流體力學(advanced magnetohydrodynamic, MHD)模型,來模擬該時間範圍內,日冕的磁場和電漿狀態。執行模擬的Cooper Downs博士說:「這幫助我們把中段日冕所觀察到的動力學,與太陽風形成理論串接起來。」預計從現在到未來的太陽任務中,科學家將獲得對太陽更深入、更詳細的觀點。(編譯/潘康嫻)
圖一:2018年8月17日的太陽大氣層,中間區域的日冕磁場結構之電腦計算模擬結果。圖中顯示的噴射狀特徵是來自觀測日冕網底部的磁結構。靠近太陽端的日冕主要為封閉式磁力線,並連至日冕外側的開放式磁力線。
圖二:2018年8月17日由GOES儀器SUVI和SOHO日冕儀LASCO拍攝所拼接的影像。在白色圓圈之外,LASCO的影像顯示慢速的太陽風,直接與日冕中段處的日冕網相接(白色圓圈內)。慢速太陽風從長絲交互作用的日冕網射向太空。
資料來源: MAX-PLANCK-GESELLSCHAFT & 期刊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