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月全食掩行星到底多稀罕?錯過這次全球再等213年!

  • 上版日期:111-11-03

2022年11月8日的月全食同時發生月掩天王星的事件,臺灣很幸運地全程可見。根據天象計算軟體Occult結果顯示,在臺灣要看到同樣的「月全食與月掩行星同時發生」,上一次發生在1580年7月26日,下一次要等到4344年8月8日,是真正千載難逢的天文奇景!即使是放眼到全球角度,錯過這次天象,下一次要等到2235年6月2日才能在南美洲看到同類的奇景,足足要等超過200年以上,珍貴程度可見一斑。


20221108月全食和月掩天王星預報圖

圖說:2022年11月8日之月全食和月掩天王星預報圖。


月全食是月球完全進入地球本影的天象,以臺灣來說,上一次月全食是2021年5月26日,下一次是2025年9月8日,大約平均兩到三年看到一次月全食的天象。由於月球繞地公轉的白道面並非平行於地球繞日公轉的黃道面,並不是每次望的時刻都會發生月全食,而是要等到滿月時月球恰好又運行到黃道面上,此時才有機會發生月食。同樣的相對位置可能在半年後、地球繞行到公轉軌道另一側時再度出現,因此一年中平均會發生2次月食。不過,由於地球影子比月球大得多,也有機會在相鄰的兩個月都發生月食,這使得一年最多可以有4次月食,例如在2020年就分別在1/10、6/5、7/6和11/30發生了四次半影月食。也有一種很特別的四重食(Tetrads),就是在兩年中連續發生4次月全食,最近的例子在2014至2015年,下一次在2032至2033年,在整個21世紀有8次這種事件,是歷史上最多的,前一次在一世紀中出現8次四重食事件要回到西元9世紀了。

一年最多4次月食和接連4次月全食的四重食

圖說:一年內最多發生4次月食,而接連四次都是月全食也不常見。


以本世紀(2001年至2100年)來說,總共會發生228次月食,其中月全食佔了86次。每次月全食的長度不等,從最短的4分鐘到1小時42分鐘都有。以這次11月8日的月全食來說,全食歷時1小時24分鐘,算是比較久的,預期月球表面亮度下降會比較明顯,這時就更適合觀察罕見的「月掩天王星」!這次月全食掩天王星剛好發生在食甚後不到6分鐘內,此時正是月球表面最暗、最紅的時刻,而天王星又幾乎抵達衝的位置,剛好達到一年中亮度最大的時刻,一暗一明之間洽好使兩者的亮度更加接近,是真正千載難逢的天文奇景!


月球視直徑達到半度,是除了太陽之外地球可見視直徑最大的天體,其實月掩星不斷在發生,但由於月球表面相當明亮,阻礙觀察較暗的恆星,所以通常只有討論月掩明亮的1等星,或是月掩行星的狀況。由於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從地面不同的位置可以觀察到視差現象,因此月掩星是具有區域性的,同一場掩星事件也會因為觀測位置的不同而有不一樣的發生時間,掩入和復出月面的位置也會不一樣。這使得預報「月全食發生同時月掩行星」變得有些挑戰,必須將所有月全食事件發生前後有行星合月的狀況挑選出來,然後再逐一確認是否於全球各地或是臺灣能觀賞到這種事件。


月全食掩天王星可見區域地圖

圖說:2022年11月8日的月全食掩天王星事件,全球可見區域地圖。臺灣位在全食掩入、偏食復出的區域內。


經過計算,以全球角度來說,上一次月全食同時掩行星是2014年10月8日月全食掩天王星,但只有在北冰洋內的一小塊區域內看得到。下次是2235年6月2日月全食掩天王星,在南美洲可以看到。也就是說,錯過這次,在200年內全球都不會發生月全食同時發生掩行星的事件!而在臺灣,因為區域更小,月掩星的機會越少,上一次在月食期間發生月掩行星是在1930年的半影月食掩天王星,月球表面太過明亮不易觀測,要回到1580年7月26日才是真正的在月全食階段掩入天王星。臺灣下一次在月食期間發生月掩行星是在2125年5月17日,但同樣也是半影月食。而下一次月偏食掩行星發生在2344年7月26日月偏食掩土星。最罕見的就是月全食掩行星,下次發生在4344年8月8日月全食掩天王星了。


月全食掩行星統計表

圖說:月全食或是月掩行星並不會太難得,但是兩者同時發生就相當罕見了!


如果只是月掩行星倒是不會太難得,上次是今年5月27日月掩金星,但是發生在白天,不易觀察。而明年2023年3月24日傍晚的月掩金星,月相為眉月,配合上明亮的金星,非常值得期待。(編輯/謝翔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