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科學家分析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的隼鳥2號太空船(HAYABUSA2)在龍宮小行星帶回的樣本。樣本中含有70種元素,共驗出23種氨基酸,其中包含麩胺酸(Glutamic acid)、天門冬胺酸(aspartic acid)與甘胺酸甘(Glycine),更特別是還有與代謝有關但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異白胺酸(Isoleucine)與纈胺酸(Valine)等,以及兩種構型的“對映異構體胺基酸”,而地球生命只利用其中一種。
隼鳥2號太空船2019年降落在龍宮小行星,收集5.4克小行星樣本置入密閉容器後,在2020年送回地球。本次分析僅為所攜回5.4克樣本中的16顆沙粒,共約55毫克。科學家們認為,龍宮不是一塊巨石,而是許多小石頭所組成,由於小行星的重力弱與快速自轉,形成菱形的外觀。龍宮屬於碳質或C型小行星,含有大量富含碳的有機物,其中大部分可能來自46億年前孕育太陽和行星的同一星雲。先前的分析顯示,這顆小行星含有水。此外,與地球的有機分子不同,小行星樣本反射率僅2~3%,由於未曾與其他天體相互作用,這使得它們的化學成分與狀態接近於早期的太陽系。
研究團隊表示:樣品中檢測到各種有機化合物,包括氨基酸、多環芳烴和多樣氮化合物,其中氨基酸達20多種。氨基酸是蛋白質的基本成分,是地球上生命存在的重要物質。先前在2019年的研究論文,在南非33億年歷史的岩石中發現來自於太空的有機分子,激起科學家認為部分或全部構建生命的分子是彗星和小行星帶來的說法,龍宮小行星的新發現使這論述更加有力。而且,氨基酸也可能存在於其他行星和衛星上,表明“生命可能誕生在比以前想像的更多的地方”。
龍宮並不是唯一正在研究的太空岩石。2021 年NASA的歐西里斯任務(OSIRIS-REx)太空船從貝努小行星(Bennu)採集岩石樣本,將於2023年返回地球,其中所含有機物可以為科學家提供太陽系演化,生命如何出現等重要的線索。(編譯/李瑾)
圖說:龍宮小行星的樣本
資料來源:Live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