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歐洲太空總署(ESA)為其彗星攔截者任務開啟綠燈

  • 上版日期:111-06-14

彗星是由太陽系形成過程中冷卻的氣體、岩石及塵埃所組成的雪球,一般來自於太陽系外圍,科學家估計其數量可能達到數十億顆。每隔一段時間,彗星就可能進入太陽系內側,當距離太陽較近的時候,彗星將升溫並開始融解,且受太陽風影響讓其塵埃和氣體形成一條長長的彗尾。
 
見圖說圖說:古柏帶和歐特雲示意圖(圖片來源:ESA)
 
來自太陽系外的彗星,是否也是由另一個太陽系形成時的冷卻物質所形成?這些問題在2017年斥候星(Oumuamua)進入太陽系時,引起科學家們的熱烈討論。這是第一個已知進入太陽系的星際物體,雖然在它離開太陽系之前,從地球上只能觀測11天,但科學家確定了它的長度比寬度大了約5至10倍,形狀猶如雪茄,並對它的起源和組成仍然充滿的疑問。
 
見圖說圖說: 斥候星(Oumuamua)示意圖,高達10:1的長寬比與太陽系中所見的物體都不相同。(圖片來源:ESO/M. Krnmesser)

上週,歐洲太空總署(ESA)通過了一計畫,此計畫針對剛剛進入太陽系內的彗星或其他星際物體進行觀測,計畫名稱為彗星攔截者 (Comet interceptor)任務。歐洲太空總署於6月8日通過了此任務,此任務由歐洲太空總署主導,且獲得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的支持。

彗星攔截者號將於2029年與歐洲太空總署的愛麗兒號(ARIEL)共同由亞利安6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本次任務將建立在羅賽塔號(Rosetta)和喬托號(Giotto)任務成功的基礎上,歐洲太空總署早期針對短週期彗星進行探測,相關成果徹底改變了科學家對彗星的理解,但短週期彗星已經環繞太陽多次,因此自其誕生以來發生的巨大變化,已經不是原始狀況。

彗星攔截者任務探測目標,主要以第一次進入太陽系內的彗星或在太陽系內停留時間較短的天體,羅賽塔號的目標來自於海王星外的古柏帶,而彗星攔截者號的目標可能來自於太陽系更外圍的歐特雲。盡管這類天體更為罕見,例如2017年來訪的斥候星,但這項任務更令人興奮與期待,研究這類星際物體,可以提供探索彗星如何在恆星系統中形成及其演化。

彗星攔截者號的設計,包含主探測器(探測器A),並部屬兩台輔助儀器,可針對彗髮取樣的小探測器(B1和B2),探測器將圍繞彗星進行多角度觀測。期望透過創新的觀測方法,建立觀測目標的3D輪廓。歐洲太空總署負責主要探測船和其中一個小探測器,而日本宇宙航空開發機構負責第二個小探測器。
 
見圖說圖說:彗星攔截者任務示意圖(圖片來源:ESA)
 
彗星攔截者號還為歐洲太空總署的行星防禦任務作出貢獻,它針對近地天體進行研究,將有機會揭開太陽系的秘密,而且可以達到捍衛地球的目的。彗星攔截者任務未來會有怎樣的科學成就,將令人期待!(編譯/林琦峯)

資料來源: universetoda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