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兩顆原恆星的作用似乎為行星的形成創造了條件

  • 上版日期:111-12-31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Extraterrestrial Physics)的研究團隊、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與西維吉尼亞州Green Bank天文台的研究人員合作,發現在兩顆緊密互繞的原恆星附近形成行星的條件之證據。

 

他們發表在《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上的論文中,描述他們的觀察結果,並描繪未來對恆星系統的研究之輪廓。

 

該團隊的新發現根基於另一個團隊之前所做的研究,之前的研究發現一對仍處於發展初期的原恆星,年齡約50萬年。在這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仔細研究了兩顆原恆星以及它們存在的環境。

 

這兩顆原恆星目前共用IRAS 16293-2422 A的名稱,位在濃密的塵埃中。它們圍繞著共同的質心運轉。研究人員將這兩顆原恆星稱之為A1和A2,他們發現它們彼此非常接近,相距僅54個天文單位。他們還注意到,這兩顆原恆星正在攪動它們周圍的塵埃,至少已經確定了3個”熱點”。

 

研究人員認為,由於A1和A2吸積物質,並排斥其他與已經存在的成分不能很好地契合的物質時會產生衝擊波。衝擊波會壓縮周圍的灰塵和氣體,導致灰塵和氣體變熱,形成熱點。但是他們也注意到,這可能讓分子更緊密地擠壓在一起,產生更複雜的分子。當它們與周圍的塵埃結合時,會形成岩石,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岩石不斷變大,最終,隨著恆星的成熟,行星將在它們周圍形成。

 

研究人員注意到:熱點中的一些分子已經形成異氰酸(isocyanic acid),異氰酸本身由碳、氧、氫和氮組成。(編譯 / 施欣嵐)


/001/Upload/439/relpic/56694/8912567/5641561b-b031-43ba-ae31-28f9ec5e3de9.jpg

圖說:左圖:ALMA 1.3毫米IRAS 16293–2422系統的觀測。觀測結果的解析度為 ~35AU,並由Sadavoy等人發表(2018)。Zamponi等人提供B的圖像(2021)。右圖:ALMA的1.3和3毫米觀測,解析度分別為~13和~7 au。在所有圖像中,原恆星的位置都用星星標記。在右側的圖像中A1和A2原恆星周圍的其他熱點標記加號。圖片來源: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2022)


資料來源:phys.org